作家周立波逝世前的遗愿:将一生的800元积蓄捐给祖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暴风骤雨 周立波介绍视频全集 作家周立波逝世前的遗愿:将一生的800元积蓄捐给祖国

作家周立波逝世前的遗愿:将一生的800元积蓄捐给祖国

2024-07-10 02: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当年,学医的鲁迅发现精神上的麻木要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医术并不能改变中国人民被奴役的命运。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用自己的文字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从而从思想上解放中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像鲁迅一样的文艺工作者,他们为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和翻译家周立波就是这样的一位文艺工作者,他的文字为我们提供了前进的力量。而此周立波并非那个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他们名字相同,但是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却截然不同。

追求进步,追求革命

周立波,原名叫做周绍义。1908年,周立波出生于湖南的一个私塾先生家庭。家里书香氛围浓厚,从小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自己也是一个热爱学习,追求进步的人。

16岁时,周立波考入了长沙省立第一中学。在这里,他更直接地接受到了新思想、新文学的熏陶,他开始追求进步思想,不断学习先进知识,并不可自拔地爱上了新文学。

1928年,为追求革命之路,周立波来到上海。在上海,周立波经历了许多人生中的第一次。刚到上海,为了生计,周立波尝试报考了店员、瓷器工人、甚至还有电影演员,但都没有被录取。于是,他第一次有了学习英文的念头,很快他将这个想法付诸于实践。

周立波跟别人请教学习英语,对方把《莎士比亚全集》扔给了他。于是,他拿起一本字典,开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查起、认起、背起。就这样,周立波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和独有的语言天赋,开启了自己的翻译生涯。

也是在上海,他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投稿。他将自己写的一篇小文章寄给了报社,在忐忑与憧憬中他很快看到了文章被发表在了报纸上。周立波也因此也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这件事极大地鼓舞了周立波的写作热情和信心,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路。

1929年时,周立波考入了上海劳动大学。周立波一边学习,一边也不忘继续追求自己的革命理想。

他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投身无产阶级戏剧运动,通过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宣传无产阶级文艺思想。1930年时,因为发放宣传单被发现,周立波被学校开除了。他只能暂时离开了上海,回到家乡继续翻译工作。

抗日战场,以笔为枪

九一八事变后,周立波回到了上海,找到了一份校对员的工作。一年后,他因为参加了工人罢工运动被关进了监狱。在监狱呆了两年后,他被保释了出来。艰难挫折与接踵而至的打压并不能泯灭周立波的革命理想,很快,他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5年时,他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立波奔赴抗战前线,担任战地记者。他将自己的创作理想与爱国热情相结合,穿越于战火中搜集一线的情况并及时整理汇报。

他以一己之力编辑出版发行《解放》小报,在恶劣的环境里,在艰苦的条件下,在紧张的形势中,他坚持创作。他的小报为战士们带去了精神的慰藉。

枪林弹雨没有让他有丝毫畏惧,他只想为祖国做出他所有的贡献。他说要放下自己的纸笔,拿起刀枪奋战在抗战最前线。虽然这样的想法没有被实现,但是他无所畏惧,勇于奉献的精神让人动容。

他的想法之所以没有被实现,是因为组织在其他地方更需要他。他要用自己的文字去宣传抗战思想,激发民众团结统一的精神与共赴国难的勇气,为全国人民的抗战指明正确方向,增强国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扎根群众,表现群众

抗战胜利后不久,周立波来到东北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农村的环境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同时他受到主席"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要做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周立波开始构思自己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

历时六年,这部作品完成了。他的这部《暴风骤雨》是我国土改小说的代表作,并在1951年时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这个奖项在那个年代对作家们来说是含金量最高的奖项,是对作家们最高级别的表彰与肯定。

后来,他又回到自己的家乡湖南,他将自己的作品根植于这片他无比熟悉的土地。这里的自然风光与乡土人情就是他的创作视野,广大群众的真实生活就是他的创作素材。

就这样,他先后创作了《山乡巨变》《山那面人家》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周立波凭借他农村题材小说的不凡成就蜚声文坛 ,被大家称为"乡土作家"。他与同时期的另一位乡土文学作家赵树理并称为"南周北赵"。"乡土作家"这一称谓真实地反映了他的作品来自于人民,并且将群众生活还原得至善至真,受到群众们的强烈喜爱与追捧。

作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他的作品是带有强烈而鲜明的时代色彩的。他用自己细腻、真实的笔触记录下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风貌。

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群众的精神风貌在他的作品里得到了真实集中的反映。他耐心观察,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深入群众生活,创造群众需要的文学,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979年9月25日,这样一位为人民所需要的作家因病不幸于北京逝世。去世之前,周立波也无法割舍对祖国的那份深情与热爱。他立下遗嘱,交代妻子,在他死后把他一生的积蓄共计800元交给了国家。妻子瞬间泣不成声,周围不少人为周立波的家国情怀所感动。

结语

周立波先生虽已逝去,但他留给国家和人民的不止那800元的遗产。在祖国处于水深火热之时,他感应时代的召唤,毅然投入时代的洪流,将个人情怀投入家国命运。他留给国家和人民的还有他优秀的文学巨作、宝贵的艺术经验和他激励后人的贯穿其一生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伟大爱国之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